400-8558965-803

诺氟沙星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2023年08月01日 00:57

【背景与概况】

诺氟沙星(Norf lox acin)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杰出代表之一。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副作用小。等特点,口服吸收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诺氟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在体外对下列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弧菌、耶尔森氏菌等。诺氟沙星在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也具有抗菌活性。对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氏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诺氟沙星是一种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解旋酶的A亚基,抑制DNA合成和复制,导致细菌死亡。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伤寒等沙门氏菌感染。但诺氟沙星不溶于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约50%),且味苦,性质不稳定,遇光易氧化分解。

此外,体外抗菌作用试验表明,诺氟沙星是一种高效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印染病、红皮病、肠炎等致病菌对其高度敏感,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一致,药效稳定、持久。以强毒力的鲤鱼细菌性败血症N2株进行体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肌注1 mg/kg和混合口服10 mg/(kgd)对上述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两组抗菌效果均在80%以上,无论是感染后给药还是感染后给药,两组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生产中应用诺氟沙星,可有效降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提高鱼类产量。诺氟沙星对鲤鱼的口服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药具有较大的安全范围(100mg/kg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证明,诺氟沙星防治淡水养殖鱼细菌性病害有效,且用量少,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应用。

【适应症】

诺氟沙星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痢疾、伤寒、青霉素酶耐药、淋病、前列腺炎、五感器官及皮肤科感染。

【规格】

注射液:200mg:100mL;胶囊:100毫克,200毫克。

【剂量】

口服: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300-400mg,一日2次,连用5-7天。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天;对于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800 毫克,每天一次;肠道感染,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天。 细菌性肠胃炎,每8小时口服0.2g,疗程5天。 伤寒,每8小时口服0.4g,疗程10-14天。 淋病,每6小时口服0.6g,每日2次。

本品应空腹口服,同时饮水250mL。

静脉滴注:成人每天400mg,分2次输注。

【药理作用】[5]

本品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DNA旋转酶,通过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来阻止细胞分裂,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口服吸收迅速,组织分布好,在肝、肾、脾、胰、淋巴结、腮腺、支气管粘膜等组织中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在脑组织和骨组织中浓度较低,在体内几乎不代谢,大部分随尿排出体外。 t1/2 为3.5 小时。本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高的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优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和青霉素。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与喹诺酮类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和分布良好,空腹服用血药浓度比饭后高23倍。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如肝、肾、肺、前列腺、睾丸、子宫、胆汁、痰液、疱液、血液、尿液等,但不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0%15%,T1/2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可延长至68小时。

单次口服400mg和800mg后,血药浓度在1-2小时内达到峰值,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1.4-1.6g/mL和2.5g/mL。肾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肝胆系统是主要排泄途径,26%4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10%以代谢形式排泄,28%30%以胆汁和粪便排泄.

【不良反应】[5]

1.可有轻度胃部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2.可有皮疹、眼睑及球结膜充血及光敏反应,尤其是日光照射部位。

3、本品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低浓度即可作用于神经细胞。临床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失眠、震颤、步态不稳和抽搐。有时它会导致癫痫发作。

4.肝功能轻度异常,肾脏轻度损害。 5.偶见关节软骨损伤。

【药物相互作用】[6]

1.与细胞色素P450竞争性结合可导致茶碱类药物、环孢素、华法林、咖啡因等药物作用增强,需监测血药浓度并酌情减量。

2.多种维生素、抗酸剂及铁、锌制剂可降低本品的吸收,应避免合用。

【注意事项】[5]

1.服药初期可有胃脘不适。一般无需停药,可逐渐自行消退。

2.有胃溃疡病史者慎用。

3.少数患者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4.少数患者可出现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和四肢皮肤针刺感,可通过补充维生素B1、B12缓解。

5.输液给药可引起局部刺激、血管炎等。

6.一般不适合幼儿。怀孕的女人,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制备】[7]

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与乙氧甲叉丙二酸二乙酯(EMME)缩合、Gould-Jacobs环化、N-乙基化、硼化物螯合合成诺氟沙星,得到白色诺氟沙星8.0g,总收率为66.6%。

【主要参考资料】

李灵芝. 诺氟沙星的合成工艺研究[J]. 山西化工, 2004, 24(1): 64-65.

黄红;樊少静;郝清华;于平平;王少华.诺氟沙星胶囊的制备方法. CN200910061167.8,申请日2009-03-18

张雅斌, 张祚新, 郑伟, 等. 诺氟沙星在鱼类细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 , 2000.

口腔临床药物手册

[5] 临床常用药物

[6] 协和抗感染手册

[7] 汪敦佳, 杜冬云. 诺氟沙星合成工艺的改进[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20(2): 54-56.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转载已尽量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如本站无意间侵犯了原作者或原网站的相关权利,请尽快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试剂咨询
  • 原料咨询
  • 我要销售
  • 我要采购
  •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400-8558965-803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7:30
  • 购物车

  • 个人中心

  • 手机端

    关注公众号

    APP下载

  • 我要反馈

  •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