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时隔三年,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涂料展(CHINACOAT2022)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再次隆重开幕。江苏泛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晓光、副总经理王为、子公司——镇江泛华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玲亲率技术与销售团队精彩亮相,参加了疫情开放后的首次重要国际行业展会。
倪晓光介绍说,在本届展会上,泛华化学的重点展品是近红外反射二氧化钛IR-1000,这是一款打破国际垄断、具有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有着出色的近红外反射和遮盖能力、优秀的耐候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反射隔热涂料、军工涂装等领域。随着大众绿色节能意识、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下游应用企业高品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高速发展, IR-1000得到了更多用户的重视。
倪晓光表示,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IR-1000的应用技术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泛华化学期待与更多的客户进行深度合作。
展会上,该公司的另外两款拳头产品,DR-2588和DR-2589金红石型钛白粉,也吸引了众多中外客户的目光。专为高端塑料应用而设计的DR-2588,凭借出色的性能成为国产钛白粉在塑料领域替代进口的主力军,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和客户应用,产品品质进一步优化提升,是国内高端塑料专用钛白粉市场的排头兵,外贸销量也在不断增长。在DR-2588基础上开发的高耐候型产品DR-2589于2020年6月份投产上市,该产品粒径较细、色彩鲜艳度非常好,产品经多家企业试用,能有效满足户外塑料制品的高耐候性需求。公司目前正在开展产品系列化研发工作,今后将有更多细分领域产品研发上市。
科思创:采用聚碳酸酯实现更环保的汽车前照灯概念
汽车前照灯等复杂产品如何转入循环经济?这是一个由FORVIA公司HELLA牵头的一个财团正在解决的问题,该财团还包括科思创、宝马、geba Kunststoffcompounds以及Fraunhofer机电系统设计研究所IEM、Heinz Nixdorf研究所和Hamm-Lippstadt应用科技大学。其目标是优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以使产品更环保并节约资源。
该研究项目名为NALYSES,于2022年10月启动,计划持续三年,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资助。Miele公司也作为相关合作伙伴参与了该项目,以评估研究结果在家用电器生产中的可转移性。
诸如聚碳酸酯塑料这样的现代材料在当今汽车前照灯(包括用于这一类照明系统的透明罩)的开发和设计中满足了一些重要的要求。然而,当涉及到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或报废材料的回收时,这些塑料材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发展也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可持续的原材料基础。
丰益高分子拟投资3亿元扩大连云港环氧氯丙烷产能至15万吨
2月17日-2月23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对丰益高分子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年产53000吨精细化学品及资源化利用技改项目环评进行拟审批公示。
丰益高分子材料拟投资3亿元,利用现有年产10万吨环氧氯丙烷生产线进行技改,使其达到年产15万吨环氧氯丙烷的产能,并产生副产品7881.75吨31%盐酸;利用现有AKD生产设备,将年产3万吨固体AKD中的3000吨固体AKD产能置换为液体AKD产能;新增含盐废水净化装置,对含盐废水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年产673595吨液体盐的生产能力。
丰益高分子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和连云港环海化工有限公司同属于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对环氧树脂产业进行了元起规划,并且正在实现甘油—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丰益在连云港和宜春布局有4万吨+1.3万吨的聚酰胺固化剂产品,环海化工在连云港建有10万吨/年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装置,聚酰胺和环氧氯丙烷产能都位于国内前列。
丰益高分子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13日, 企业厂址位于连云港板桥工业园祥和路16号丰益油脂科技(连云港)产业园内,注册资本91800万元人民币(台港澳法人独资),是一座集有机化工、无机化工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企业。
广山新材推出反应型含磷阻燃剂新品
日前,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传出消息,该公司经过数年研发成功开发出磷含量高、阻燃效率高、反应性良好、无色透明、黏度低的液态环氧树脂YEP-301系列产品,并进入稳定量产销售阶段。
据广山新材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列产品技术为自有专利,目前市场上尚无类似产品,其作为多官能环氧树脂,与现有通用环氧树脂具有相同反应性,适用于现有通用环氧树脂所使用的固化剂、促进剂以及其他辅料。
据了解,欧盟已将磷酸三酯、溴化双酚A、三聚氰胺等列入禁止或拟禁止环境物质清单,电子电气市场对可参与反应的满足液态、固态用反应型含磷阻燃剂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消费量最大的可反应型含磷阻燃剂为DOPO,但由于DOPO属于固态,反应后也只能生产固态产物。
据悉,该系列产品可用于高透光率胺固化、酸酐固化、尼龙涂布薄膜阻燃、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方面。
功率达120kW!潍柴发布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品
2月18日上午,潍柴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品。现场,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德国TV南德意志集团为潍柴颁发产品欧盟CE认证证书,产品热电联产效率达到92.55%,创下了大功率SOFCc系统效率全球最高纪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舒歌群参加新品发布活动。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详细介绍了潍柴SOFC产品技术及应用情况。
潍柴从2018年开始布局SOFC业务,战略投资全球领先的SOFC技术公司英国希锂斯,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20亿元,双方组建了以百名博士为主的研发团队。经过5年努力,实现了SOFC技术的工程化突破,全面掌控了新一代SOFC关键核心技术。
据介绍,潍柴本次发布的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SOFC产品,系统功率达到120kW,支持模块化安装,可将功率扩展至兆瓦级,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产品热电联产效率达到92.55%,在大功率SOFC系统中全球最高;全球率先使用最先进的新一代金属支撑SOFC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电解质支撑和阳极支撑技术,具有运行温度低、抗热冲击能力强的突出优势,特别是实现了从高温800度到600度的技术难关突破,系统可启停次数是国际竞品的4倍以上,启动速度是国际竞品的3倍以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品通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T?V南德的欧盟CE认证,完成39项全项认证测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在“双碳”战略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建设。
潍柴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坚持传统能源+新能源“双擎驱动”战略。去年连续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52%的柴油机。同时积极推动新能源换挡超车,牵头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全面布局了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三大新能源技术路线,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与产业化的全球引领。SOFC是潍柴在能源多元发展中的又一次重大战略布局。
本次发布的潍柴SOFC产品具有热电联产效率高、可靠性好、燃料适应性广、电力能源输出稳定等优势,适用于工业园区、楼宇、数据中心等多个场景,可为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提供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是未来会得到广泛应用的颠覆性新能源技术路线。
潍柴SOFC产品已经在潍柴燃料电池产业园和潍坊市能源集团开展示范,累计运行超过30000小时,商业化运营实现了阶段性突破。潍柴SOFC产品高效供应电能、热能,大幅减少客户用能成本。潍坊市能源集团滨投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波表示:在实际使用中,潍柴SOFC产品运行稳定,净发电效率超过60%,一方天然气可以发6度电,并可根据峰谷电价进行调整、削峰填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测算,潍柴SOFC产品作为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GW时,相比从电网取电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相比传统天然气内燃机发电机组可节约天然气约6亿方;若用生物质气、绿氢作为燃料,可实现零碳排放,助推国家双碳目标落地。同时,潍柴SOFC产品作为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的全新解决方案,既能够有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也为潍柴动力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和新业态颠覆的实力。作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颠覆性创新,SOFC大规模应用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表示,未来,潍柴将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为中国“双碳”目标落地贡献方案、力量。
万华福建MDI将扩能至80万吨/年!
近日,福清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万华福建MDI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万华化学(福建)异氰酸酯有限公司现已委托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万华化学(福建)异氰酸酯有限公司80万吨/年MDI技改扩能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开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建设项目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万华化学(福建)异氰酸酯有限公司80万吨/年MDI技改扩能项目
建设地点: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江阴港城经济区西部工业片区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对已建的一套40万吨/年MDI装置进行技改扩能,新增产能40万吨/年,使之达到80万吨/年的装置规模,同步配套改、扩建相关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其余公辅设施和管理设施依托厂内已建设施。
工程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的影响等。在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后,可减少项目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金能化学:三期项目预计今年开工建设!将生产BDO、顺酐等
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的金能化学二期项目现场,吊车、铲车等各种施工机械开足马力,工人们朝着建设节点奋力冲刺,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二期项目投产后,金能化学丙烷脱氢产能将达到180万吨/年,届时,青岛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丙烷脱氢基地。”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张国甫表示,“凭借先进技术与产能优势,金能化学在丙烯行业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二期项目全面建成后,金能化学聚丙烯产能将达到135万吨/年。
据悉,金能化学一期90万吨PDH配套45万吨PP装置于2021年投产。
金能化学表示,项目二期计划今年年底投产;今年下半年,三期项目也将开工建设。在其三期项目规划中,将建设丙烯产业链下游延伸项目,生产丙烯酸、BA、NPG、SAP等环保新材料,同时将以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BDO,延伸生产PBAT、PBS等可降解塑料,抢占世界环保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强化产业链带动,为青岛高端化工新兴产业加速增量崛起贡献力量。
目前,三期项目已完成立项、能评批复,正在办理安评、环评等手续。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500亿,形成“C3+C4+光伏+氢气”绿色低碳高端化工产业链,成为董家口经济区千亿级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主力军,助力青岛高端化工产业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Ingevity公司将推出一种新型多元醇Capa® LT,可提升聚氨酯的低温性能
英杰维特公司(Ingevity)将在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2月23日星期四上午11点参加由Urethanes Technology主办的网络研讨会,会上将推出其新的聚己内酯产品系列,旨在推进聚氨酯(PU)性能的低温极限。技术市场开发经理Scott Phillips博士将介绍英杰维特的Capa® LT技术及其潜在的终端应用。
推进聚氨酯材料的低温极限性能在运输、航空、鞋类、制造、建筑和医疗市场有广泛的商业机会。在低温和高温下工作的能力在许多终端应用中都很重要,涉及到从工业车轮和滚轮、汽车衬套、机械密封,到雪上运动以及其他户外鞋类。
英杰维特公司工程聚合物业务商业总监Joel Neale表示:"在我们的聚己内酯产品组合中引入Capa® LT填补了市场空白,并提供了满足客户挑战的解决方案。此外,Capa® LT减少了对聚四亚甲基乙二醇(PTMEG)技术的依赖,而该技术最近面临着供应方面的挑战,这使聚氨酯生产商开始寻找替代品。"
声明:化浪化工网是出于传播信息之目的而转载此篇文章,若转载产生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更正,谢谢。您可关注化浪化工网获取更多化工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