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558965-803

《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主要内容解读

2022年08月04日 06:40

2022年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本次文件字数较多,以下从五大方面和其中重要细节进行解读内容。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重点行业达峰为突破,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坚持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各项任务,统筹推动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效率优先,源头把控。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

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以碳排放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总体目标

在“十四五”期间,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在“十五五”期间,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六大重点任务

1、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坚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

2、深入推进节能降碳: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强化节能监督管理。

3、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低碳原料替代;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机电产品再制造;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5、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开展重点行业升级改造示范。

6、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

两个重大行动

重点行业达峰行动

聚焦重点行业,制定钢材、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

1、钢铁行业

到2025年,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能加工能力超过1.8亿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15%以上

到2030年,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20%

2、建材行业

到2025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3%以上

到2030年,原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突破玻璃熔窑窑外预热、窑炉氢能煅烧等低碳技术,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实现窑炉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的产业化示范。

3、石油化工行业

到2025年,“减油增化”取得积极进展,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降至40%以下,加快部署大规模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化示范项目;

到2030年,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4、有色金属行业

到2025年,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再生铜产量达400万吨,再生铝产量达1150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

到2030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30%以上

5、消费品行业

到2025年,造纸行业产业集中度前30位企业达75%,采用热电联产占比达到85%;纺织行业差别化高品质绿色纤维产量和比重大幅提升;低温、短流程印染低能耗技术应用比例达50%,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占比达70%

到2030年,造纸行业热电联产占比达90%以上,印染行业低能耗技术占比达60%

6、装备制造行业

到2025年,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锻、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到2030年,创新研发一批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大幅降低生产能耗。

7、电子行业

到2025年,连续拉晶技术应用范围95%以上,锂电材料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在7%以下,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在2%以下

到2030年,电子材料、电子整机产品制造能耗显著下降。

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

发挥绿色低碳产品装备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完善设计开发推广机制,为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装备,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助力全社会达峰。

1、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

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推行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

到2025年,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制、修订300项左右绿色低碳产品评价相关标准,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低碳产品。

2、加大能源生产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加强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推动光伏、新型储能、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

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

持续推动陆上风电机组稳步发展,加快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开展高空风电机组预研,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

3、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

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20%以上;

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推动新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及示范应用。推动下一代国产民机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

4、加大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创建和绿色建材下乡行动,推动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产品;

推广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器具、电梯等用能设备,扩大太阳能热水器、分布式光伏、空气热泵等清洁能源设备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政策保障

健全法律法规

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制定出台部门规章;完善工业领域碳达峰相关配套制度。

构建标准计量体系

加快制、修订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健全工业领域碳达峰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积极培育先进团体标准,完善标准采信机制,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工业领域关键计量测试和技术研究。

完善经济政策

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可再生能源有关政策;统筹发挥现有资金渠道促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政策;优化关税结构。

完善市场机制

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科学制定工业企业碳排放配额;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打通绿电认购、交易、使用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

发展绿色金融

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支持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工业绿色发展之指导目录和项目库,利用绿色信贷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改造,支持一批低碳技改项目;审慎稳妥推动在绿色工业园区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引导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加强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的金融支持。

开展国际合作

深化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贸易等方面交流合作;落实《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加强政策交流,开展多层面对接,挖掘新合作契合点;鼓励绿色低碳相关企业服务和产品“走出去”。

组织实施

在组织实施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深化宣传交流

内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转载已尽量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如本站无意间侵犯了原作者或原网站的相关权利,请尽快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试剂咨询
  • 原料咨询
  • 我要销售
  • 我要采购
  •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400-8558965-803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7:30
  • 购物车

  • 个人中心

  • 手机端

    关注公众号

    APP下载

  • 我要反馈

  •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