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558965-803

  • 创新记录!东北大学,首篇Nature成果以第一单位发布!
    创新记录!东北大学,首篇Nature成果以第一单位发布!
    太阳能蒸汽界面蒸发技术因其环保特性而备受瞩目,被视为极具前景的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策略。尽管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地捕获整个太阳光谱范围内的太阳能以提高蒸汽发电量,但联合态密度调控在增强光热材料太阳光吸收方面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鉴于此,近期东北大学左良团队在Nature期刊上发表题为“Flatband λ-Ti3O5 towards extraordinary solar steam 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得是,这是东北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概述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平带电子结构来显著增加联合态密度的方法。研究表明,由于Ti-Ti二聚体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发的平带效应,金属λ-Ti3O5粉末具有高达96.4%的太阳吸收率。将这些粉末集成到三维多孔水凝胶基蒸发器中,具有锥形空腔结构的设计使得在1太阳照射下,3.5重量百分比的盐水能够实

    应用技术

    2023/09/15

  • Nat Immunol & JCI:科学家有望利用辅助性T细胞来帮助治疗人类癌症
    Nat Immunol & JCI:科学家有望利用辅助性T细胞来帮助治疗人类癌症
    来自La Jolla免疫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有望利用辅助T细胞来帮助治疗人类机体的肿瘤。近日,两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La Jolla免疫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有望利用辅助T细胞来帮助治疗人类机体的肿瘤。如今,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一组称之为“新抗原”(neoantigens)的独特突变,其能让机体免疫系统有效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研究人员旨在帮助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新抗原产生反应并靶向摧毁肿瘤细胞。如今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促使科学家们开发出了挽救生命的抗体疗法,比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依赖于抗体来帮助免疫细胞杀灭肿瘤,但不幸的是,基于抗体的癌症免疫疗法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于是研究人员就一直在寻找抗体之外的东西,他们深入研究了免疫系统CD4+辅助T细胞是如何帮助检测新抗原的。

    应用技术

    2023/09/14

  • 引发瞩目!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届毕业生成果登上Nature封面!
    引发瞩目!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届毕业生成果登上Nature封面!
    电沉积金属锂(Li)对高能电池至关重要。然而,同时形成的表面腐蚀膜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2使沉积过程变得复杂,这使得研究对锂金属电沉积的理解很差。近期,国际知名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Ultrafast deposition of faceted lithium polyhedra by outpacing SEI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并被遴选为封面论文。该文章第一作者化工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袁欣彤,师从巩金龙教授。袁欣彤致力于电催化CO2还原催化剂的设计和性能研究。在导师巩金龙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她积极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发了厚度和合金程度可控的Pd@PdAu核壳结构催化剂,以及CuO颗粒负载在层状硅酸铜上的催化剂用于CO2还原反应机理的探究和性能提升,相关工作分别在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研究

    应用技术

    2023/09/14

  • Nature子刊:一个超增强子调控的RNA结合蛋白级联反应驱动胰腺癌
    Nature子刊:一个超增强子调控的RNA结合蛋白级联反应驱动胰腺癌
    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11%,预计将成为本十年美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所有胰腺癌病例的90%以上。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11%,预计将成为本十年美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所有胰腺癌病例的90%以上。虽然PDAC的常见突变情况和驱动因素已经确定,但这一知识尚未转化为持久的治疗方法,因为Kras和Myc等靶点已被证明是难以解决的。因此,识别维持肿瘤生长所需的分子通路中的脆弱性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798-6近日,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super-enhancer-regulated RNA-binding protein cascade drives pancreatic ca

    应用技术

    2023/09/13

  • Aggregate:荧光纳米颗粒尺寸与荧光关联性研究!
    Aggregate:荧光纳米颗粒尺寸与荧光关联性研究!
    目前已开发出多种荧光纳米粒子,包括量子点、硅纳米粒子、碳点和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可用于成像和分析目的。建立有机荧光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荧光之间的定量关系将有助于探索它们的行为。然而,制备的有机纳米粒子通常具有广泛的尺寸、形状和缺陷分布,这阻碍了对尺寸-荧光相关性的研究。此外,有机荧光纳米粒子还会受到聚集淬灭(ACQ)的影响,导致荧光信号灵敏度降低。鉴于此,近期由北京化工大学的刘斌、彭慧清和北京理工大学的郑晓燕等研究人员对四苯乙烯基双脲嘧啶单体(bis-UPys)制备的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颗粒的尺寸-荧光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该团队使用三种不同的单体来制造不同尺寸的有机纳米颗粒。双聚吡啶可以组装成氢键超分子聚合物,形成形状明确的纳米颗粒,并且通过调整前驱体溶液中双聚吡啶的浓度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不同尺寸的纳米颗粒。此外,TPE衍生物的聚集诱导发射(AIE)特性消除了ACQ效应,提供了明亮的荧光信号。研

    应用技术

    2023/09/13

  • 《科学》子刊:致痘病菌,也是护肤好菌!科学家发现,痤疮丙酸杆菌能够诱导表皮脂质合成,增强皮肤屏障
    《科学》子刊:致痘病菌,也是护肤好菌!科学家发现,痤疮丙酸杆菌能够诱导表皮脂质合成,增强皮肤屏障
    近期,《科学·进展》发表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揭开了痤疮丙酸杆菌好的一面。近期,《科学·进展》发表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揭开了痤疮丙酸杆菌好的一面。研究者们发现,痤疮丙酸杆菌能够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大量必须脂质,包括甘油三酯、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质有效改善了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抗菌保湿屏障厚种种,都是咱们想要的好皮肤所需啊!痤疮丙酸杆菌,你到底啥时候捣乱啥时候干正经事,给个准话行不行!其实,痤疮丙酸杆菌是皮肤上最常见的共生菌之一,它并不总是致病,但使起坏来,寻常痤疮(痘痘)就长出来了。同时也有研究发现,痤疮丙酸杆菌能够代谢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改变pH环境,营造更加健康的皮肤菌群环境。为了搞清楚痤疮丙酸杆菌如何做好事,研究者们使用痤疮丙酸杆菌的培养基无菌滤液来培养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HEKs),发现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细胞中脂质积累也在逐渐增加。可见油红O染色增加(左)对脂质组成分

    应用技术

    2023/09/12

  • "卡脖子"重灾区,关键战略材料!制造强国, 材料先行!
    "卡脖子"重灾区,关键战略材料!制造强国, 材料先行!
    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国力和国家地位的提高,南海石油的开采,以及国防、海洋开发、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核电和平利用等大型工程的建设均急需高温合金、高性能碳纤维等核心关键材料。在国民经济需求的百余种关键材料中,约三分之一国内完全空白,约一半性能稳定性较差,部分产品受到国外严密控制,突破受制于人的关键战略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高端新材料是重大工程成功的保障,需要高端新材料核心技术全面突破时代已经到来。我国的关键工程战略材料转移高端、加大国产化比重迫在眉睫。关键战略材料的发展重点主要有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电子陶瓷和人工晶体、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等。PART 01“卡脖子”重灾区关键战略材料主要包括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型能

    应用技术

    2023/09/12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细胞中染色体缩短的分子机制 并识别出新型潜在的癌症药物靶点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细胞中染色体缩短的分子机制 并识别出新型潜在的癌症药物靶点
    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一种能支持侵袭性难以治疗的癌症生存的重要生物学机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关于细胞如何分裂和生长的关键信息。通过端粒的选择性延长(ALT,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而进行的不依赖端粒酶的癌症增殖往往依赖于两个不同的、且在很大程度上未表现出的断裂诱导(BIR,break-induced-replication)的复制过程,而癌细胞是如何启动并调节这些终端的修复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Pathway choice in the alternative telomere lengthening in neoplasia is dictated by replication fork processing mediate

    应用技术

    2023/09/11

  • Science: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最新成果登刊!
    Science: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最新成果登刊!
    在铜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中,碳卤素键断裂的步骤仍然不明确,因为铜有多种氧化还原形态,而且形成的高价铜产物不稳定。鉴于此,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沈其龙、薛小松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F. Hartwig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Oxidative addition of an alkyl halide to form a stable Cu(III) product”的研究论文。研究概述该研究报道了α-卤代乙腈对离子和中性铜(I)配合物的氧化加成,形成以前难以捉摸但在这里完全表征了的铜(III)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稳定性源于Cu−CF3键强和C(CF3)−C(CH2CN)键形成还原消除的高势垒。作者进行的机理研究表明,离子和中性铜(I)配合物的氧化加成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进行:离子配合物的SN2型取代和卤素原子转移到中性配合物。总之,该研究观察到明显的配体加速氧化加

    应用技术

    2023/09/11

  • Science:我国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CAF-1参与核小体组装机制
    Science:我国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CAF-1参与核小体组装机制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质遗传涉及 DNA 的复制和核小体在复制的 DNA 上的组装,因为 DNA 复制叉的通过会破坏 DNA 上的核小体。这种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DNA replication-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质遗传涉及 DNA 的复制和核小体在复制的 DNA 上的组装,因为 DNA 复制叉的通过会破坏 DNA 上的核小体。这种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DNA replication-coupled nucleosome assembly)所需的组蛋白一半来自被破坏的亲代核小体,另一半是新合成的。染色质组装因子-1(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1, CAF-1)是一种进化保守的异源三聚体蛋白复合物,负责将新合成的组蛋白 H3 和 H4 沉积到 DNA 上。然而,CAF-1结构信息的缺乏阻碍了人们对从头组装核小体的分子机制的了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

    应用技术

    2023/09/08

  • 硕果累累!国内3所985高校创新成果同日登上《Nature》!
    硕果累累!国内3所985高校创新成果同日登上《Nature》!
    2023年9月6日,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同时在全球最重要的科研期刊《nature》上发布了各自的最新科研成果。PART 01厦门大学团队揭示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9月6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和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徐桂良、Khalil Amine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Visualizing Interfacial Collective Reaction Behaviour of Li-S Batterie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成果基于自主研发建立的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系统(EC-TEM),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发现了锂硫电池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同期,Nature还以Research Briefing形式对该成果进行了科普性报道。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

    应用技术

    2023/09/08

  • Cell:为评估衰老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框架
    Cell:为评估衰老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框架
    “衰老(aging)”可以指不同的过程,因此很难确定一种单一的、高度通用的分子或方法来测量衰老过程。反过来,衰老的分子、生物、功能、临床和表型生物标志物也缺乏一致性“衰老(aging)”可以指不同的过程,因此很难确定一种单一的、高度通用的分子或方法来测量衰老过程。反过来,衰老的分子、生物、功能、临床和表型生物标志物也缺乏一致性。在一篇新的文章中,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与世界各地的衰老专家合作,系统地调整和扩展现有框架,对衰老生物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进行分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8月3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iomarkers of ag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ongevity interventions”。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布莱根妇女医院遗传学系的Jesse Poganik博士说,“随着人们对衰

    应用技术

    2023/09/07

  • 具有明确刻面的MOF薄膜的电合成!
    具有明确刻面的MOF薄膜的电合成!
    金属有机框架(MOF)薄膜可用于分离、传感器、电池和(电)催化等领域。在不改变化学结构的情况下,控制 MOF 晶体的暴露面是提高其性能的有效策略。然而,原位制备的 MOF 薄膜往往缺乏精确的晶面控制。鉴于此,近期由比利时鲁汶大学的 Jan Fransaer和中国杭州浙江大学的张轩等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简单的电化学方法,用于原位合成具有明确暴露面的 MOF 薄膜(HKUST-1 和 MOF-14)。该团队研究了沉积参数(包括溶液的pH值、电流密度、链接剂和溶剂的浓度)对沉积MOF裸露面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控制反应成分的过饱和度,可以精确调节暴露面。提高过饱和度可使暴露面具有更高的表面能。例如,就 HKUST-1 而言,只需提高电解液的 pH 值,就能将沉积 MOF 的首选暴露晶面从表面能较低的 (111) 转变为表面能较高的 (100)。将具有特定暴露面的 MOF 薄膜电沉

    应用技术

    2023/09/07

  • Nat Med:识别出多发性骨髓瘤逃脱靶向性免疫疗法攻击的特殊分子机制
    Nat Med:识别出多发性骨髓瘤逃脱靶向性免疫疗法攻击的特殊分子机制
    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一些多发性骨髓瘤会对最开始有效的T细胞疗法产生耐药性。B细胞成熟抗原(BCMA, 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靶点丢失被认为是介导多发性骨髓瘤对抗BCMA前和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或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疗法的罕见事件,现有数据表明,下调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群5成员D(GPRC5D)蛋白常常会发生在抗GPRC5D CAR-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的时候。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Tumor Intrinsic Mechanisms of Antigen Escape to Anti-BCMA and Anti-GPRC5D Targeted Immunotherapies in Multiple Myelom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

    应用技术

    2023/09/06

  • 最新研究发现,微塑料已入侵人类心脏!
    最新研究发现,微塑料已入侵人类心脏!
    塑料制品,如瓶装水、一次性餐具、预包装食物以及家居用品,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令人担忧的是,自1950年以来,全球塑料产量从150万吨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3.9亿吨。尤其是在2019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全球产生了超过800万吨与疫情相关的塑料废物。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尽管如此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存在,但在欧洲,仅有34.6%的塑料被回收再利用,而42.0%被焚烧,23.4%被填埋,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此外,微塑料,即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也引发了人们的关切。人类可能通过吸入和摄入微塑料与之接触,而微塑料颗粒已被发现在肺部等人体器官中。然而,我们对于内部器官完全暴露于微塑料的影响尚知之甚少,与从外部直接接触的器官相比,缺乏关于完全封闭的内部器官暴露于微塑料的信息。鉴于此,近期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杨秀滨教授、华琨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在Environme

    应用技术

    2023/09/06

  • 1
  • 2
  • 3
  • 4
  • 9

在线咨询

  • 试剂咨询
  • 原料咨询
  • 我要销售
  • 我要采购
  •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400-8558965-803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7:30
  • 购物车

  • 个人中心

  • 手机端

    关注公众号

    APP下载

  • 我要反馈

  • 返回
    顶部